1.1进料系
1.2焚烧系统
1.料坑、行车、六角抓斗、链板输送机、进料通道、推杆进料
2.斗式提升机(用于处理有毒小包
装危险废物,小包装甲类废物(不超过25L),易摔碎并会造成废物在推杆处燃烧、流散的必须人工放入推杆机中推入窑内)
3.窑头、二燃室 废液喷枪进料系统
(采用蒸汽进行雾化)
焚烧后产生的SOx 和HCl 等气体与水蒸气形成酸性化合物会少量的渗透过耐火材料达到筒体壁, 当筒壁温度低于它们的露点时,就可能会凝结对回转窑钢筒体产生腐蚀, 其中硫酸露点在110~150℃,HCl 的露点在27~60℃,, 回转窑钢筒体在150℃的低温腐蚀最严重,所以,回转窑的筒体温度在180℃左右最为合适。
焚烧炉 |
设计内容 |
影响因素 |
回转窑 |
容积m3 |
先由处理规模G(kg/h)和容积热负荷qV(KJ/m3*h)确定:V=GQ/qV 再按照停留时间和窑尾的烟气速度加以校核,满足停留时间(0.5~2h)和窑尾烟气速度(2.5~8m/s,含细料多时取下限值)的要求 |
转速w |
受废弃物形态和易燃程度影响,一般在0.2~2r/min范围内,废物易燃尽时偏上限 |
|
长径比L/D |
取决于废弃物的性质,一般为3~5;难以燃尽的取上限,同时转速降低 |
|
倾斜度 |
取决于废弃物的性质,并与长径比有关,一般为1°~ 2.5°,易燃取上限值 |
火焰颜色 |
火焰温度(℃) |
控制要求 |
最低可见红色 |
<475 |
废物燃烧初期,增加燃料或高热值废液供给,增加助燃空气,逐步提高焚烧温度和废物焚烧效率,适当增加高热值固体投料量 |
最低可见红色或深红色 |
475~650 |
|
深红色~樱桃红色 |
650~750 |
|
樱桃红色~发亮樱桃红色 |
750~825 |
保持燃料及助燃空气供给,废物开始自主燃烧,注意控制高热值进料量和进料间隔 |
发亮樱桃红色~橙色 |
825~900 |
|
橙色~黄色 |
900~1090 |
维持废物正常焚烧状态 |
黄色~浅黄色 |
1090~1320 |
控制焚烧温度,增加低热值废液供给,减少或停止投料 |
浅黄色~白色 |
1320~1540 |
停止投料,加大低热值废液供给,严密关注锅炉热负荷 |
白色~耀眼白色 |
>1540 |
严格禁止!并立即开启后端板冷却风机为焚烧系统降温 |
“3T+1E”原则:
保证足够的温度(Temperature)(>1100℃)
足够的停留时间(Time)(1100℃时>2s)
足够的扰动湍流度(Turbulence)
过剩空气量(ExcessAir)
切向设置两个燃气燃烧器,保证二燃室内烟气温度始终≥1100℃,且双燃烧器提高烟气的扰动效果。中间段有二次环形供风,使烟气形成旋流,保证烟气的燃烧效率、停留时间及效果
SNCR脱硝系统(非选择性催化脱硝技术)
回转窑焚烧系统中尾气的NOx产生原因一般有两种:热力型NOX与燃料性NOX
注意:NO2与焚烧炉出口烟气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NO2浓度在降低,它与控制二噁英对策一致,但与NO情况不同。
1.选用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保证火焰温度≤1300℃。在此种工况条件下,热力型NOX产生量极少。
2.通过合理配伍和控制燃烧温度控制NOX的产生浓度
•原理:
把含有NHx 基的还原剂(如氨气、氨水或者尿素等)喷入炉膛温
度为800℃~900℃的区域( 该温度为较好的反应温度,一般在二燃室尾部、余热锅炉第一炉膛处配置SNCR脱硝喷枪)。
用尿素去除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2CO+NO+NO2→2N2+CO2+2H2O
当氨过多时,氨没有实现完全分解,多余的氨逃逸,在低温区会与酸性气体反应,生产氯化铵、硫酸铵等存在锅炉尾部受热面结垢和腐蚀的风险。
•脱硝效果:一般为30%~40%,过多的除发生脱硝反应,还发生还原剂燃烧反应。
•影响因素脱硝效率取决于烟气温度,高温下停留时间,含氨化合物即还原剂注入的类型和数量、混合效率以及NOx的含量等等